中国乃世界人口大国,他有今天的气势,是经历了起伏多变的历程,制定了符合国情的人口调控政策,才造福了人民。
可是隨着近代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硧立,人口增减迎来了新波折,对国策的实施产生了新的不同見解和要求,引起了社会的爭议。
中国計划生育的国策能废弃吗,是否应实施全面放开生育吗?
要回答这个重大问题,我认为是否应首先看清以下中国人口发展的历程,及其国策的由来。
1949年到 1969年间:是激励多生,又讲节育的时期。
这20年来,人口总量从5.4亿上升到7.96亿,年均增加1280万人。
每年出生量,最髙1963年达2934万人,最底1961年达949万人,年均出生2138万人。
1949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曾鼓励生育,并效仿苏联给予生育多的妇女以“英雄母亲”、“光荣母亲”的称号。
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最终结果显示,中国大陆人口突破6亿,比1949年增长超过1亿多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20‰。
1958年开始大跃进时期,毛泽东提到:“应看到人多是好事,实际人口七亿五到八亿时再控制”。但他也表示“我是赞成节育的,并且赞成有计划地生育。像日本人一样能控制。“
1960年起 三年自然災害困难时期,因非正常死亡,首次出现了不正常的人口负增长、计划生育被搁置。
1962年中国出现了人口生育高峰(婴儿潮),当年出生人口髙达2451万。于是12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随即发出《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提出“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问题由毫无计划的状态逐步走向有计划的状态,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既定的政策。”
1963年2月,周恩来总理强调,”人口多应该肯定是好事,但长处中也有麻烦;要节制生育,一对夫妇生两个就够了”。
1964年,中国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全国总人口接近7.23亿。
1969年中国人口达7.96亿。
1970年到1978年间:是实行计划生育,最多生两个时期。
这9年来从7.96亿增長到9.56亿,年均增1777万人。
每年出生量,最髙1970年达2700万人,最低1978年达1733万人,年均出生量为2216万人。
1971年,全国总人口达8.52亿,毛泽东等人的态度发生转变,中国政府开始切实推行计划生育,在第四个五年计划中提出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口号。
1973年7月,国务院设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华国锋任组长,12月第一次全国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确定了“晚、稀、少”方针,提倡晚婚(农村女23周岁,男25周岁,城市更高)、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间隔四年左右,计划生育工作全面推行。
1976年底,人口总量达9.3亿,生育率从1970年的4.8降至3.2,依然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978年底人口总量达9.56亿,当年2月26日,华国锋在第五届人大会议上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计划生育很重要。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必须继续认真抓好,争取在三年内把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百分之一以下”。
同年3月5日,新宪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
1979年到1990年间:是实施生一个时期。
这12年来从9.56亿上升到11.35亿,年均增1491万人。
每年出生量,最髙1987年达2508万人,最低1979年达1715万人,年均出生量为2181万人
1978年底,邓小平成为中国第二代最高领导人,1979年3月30日,他在中共理论工作务虚会中提道:
“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我们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再增加,人口多的问题在一段时间内也仍然存在”。
1979年6月18日,华国锋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订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奖励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今年我们要力争使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0‰左右,今后要继续努力使它逐年下降,1985年要降到5‰左右。
198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指出“国务院已经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当年全国总人口达9.87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为18.2‰和11.9‰
1982年7月,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突破10亿。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确定“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2月通过的宪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第四十九条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1986年4月23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福田赳夫时提道:“中国对人口的增长实行严格控制,是从我们的切身利益出发的。这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国外的人希望中国不实行计划生育,这是想让中国永远处于贫困状况。”
截至1991年,全国除西藏自治区之外的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制定了计划生育条例,其中多数省份对满足一定条件的农户实行了一孩半政策。
1991年到2010年间:是进入穏定期,走向低生育率时期。
20年来从11.35亿上升到13.39亿,年均增1020人。
出生人口量,前7年稳定在2000万左右,后13年逐步下降至1500万左右。最髙1991年达2250万人,最低2006年达1581万人,年均出生量为1816万人。
1991年,江泽民指出要在全国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5月12日做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
1995年起,政府开始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当年底全国人口总量达到12.11亿。
2000年3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决定认为,“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数量还将持续增长,预计年均净增1000万人以上”;“未来几十年,在实现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人口峰值“接近16亿”。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3.4亿,总和生育率仅为1.18、处于世界最低水平。
2000至2010年间人口年均净增长740万人,远远低于中央2000年《决定》的估计。
2011年到2019年间:是政策放宽,允許生两个时期。
这9年来从13.39亿上升到14.05亿,年均增733万人。
人口出生量,最髙2016年达1786万,最低2019年达1465万人,年均出生量为
1634万人。
2011年11月,河南省调整生育政策,规定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经批准可以生育两个子女。至此,中国大陆31省份均已放开“双独两孩”(双独家庭生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3年11月,中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年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单独两孩),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决议,全面实行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以应对人口老龄化。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当年底全国人口总量达到13.71亿。
2020年后,中国人口政策的走向会有重大变化吗?
2020年,由于全国正进入人口普查,所以相关数据尚未正式公佈。
但是传闻不少,据讲去年人口出生总量,预测要跌到1000万人,从而掀起了一股热议,在人口专家和人大代表中,有些人提出要求全面放开生育的呼声又激蕩起来。更引人入深的是,国家卫健委己明确表示,”对东北地区可以探索全面放开生育限制”。
人口问题,是国计民生的重大亊情,人口国策牽动着全民的心。
当下中国人口又进入一个新的转折期,70多年的上上下下,放了又收,收了又放,结果出现了人口总量,始终在螺旋式上升,现在达到14亿之多,仍居世界第一。
从上述各政策期的人口增長数据看,我们会发现二个不解的疑题:
第一个,就是当实行计划生育,限制出生人数时,人口的出生量却不降反增。
如1970至1978年限定生两胎时,年均出生人数达2216万人,比1969年前20年,鼓励放开生育期年均2138万人还要髙。
又如1979至1990年限定生一胎时,年均出生人数仍髙达2181万人,直到1991年至2010年才出现低生育率,年均出生人数达1816万人,大降300万人。
第二个,就是当2011年又恢复可生两胎,2016年正式全面实施时,其结果出生人口总量不增反降。
如2011年至2019年,年均出生人数为1634万人,年均增長人口为733万人,比之前任何政策期都大为下降,这又该如何解釋呢?
亊实上人口的增减变化,有计划调控,本来就是一个多因素决定的复杂问题,决不能凭一时决策就能达标到位的,也决不能凭一时增降的现状来改变决策,历史敎训早己告诉了我们这一切。
再说人口生育有其自然规律,中国就出现过四次婴儿潮,在这当口时期,人口就大增,反之遇到災害时人口会大降。
中国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早己对人口的调控定了国策,根据中国人多地少的国情,生产力尚不完全发达,不能满足大人口量的现状,提出一定要計划生育,并且制定于宪法之中。
可是在这个大背景下,有不少专家、官员、人大代表,却非常热衷于要改变这个国策,他们不满足中央提出己放开生两胎的决定,认为2020年人口负增長,己下降到1000万出生量,会出现人口危机了,于是再三要求全面放开生育,让百姓任意生小孩。並建议用奨励办法,解决撫养孩子的负担,克服不愿生育的思想。
但是我们要问,这种呼吁最终能让他实现吗?这仅是2020年的人口出生,突然少了几百万,又认为是百姓生育意愿不强造成的,就据此提出全面放开生育,取消国策,这是一种科学态度吗?
人口政策何去何从,己摆在国人面前,想彻底放开生育,权衡利弊己成当务之急,放眼末来,中国决不能盲目掉入人口陷阱,阻碍国家经济发展,损害人民利益。
推荐阅读
-
种口牙堪比买宝马,中国“口中生意”暴利如何造就
带着父亲去拍完牙片后,医生给高瑞秋报出了价格,种2颗牙齿需要3万元。“我当时怔住了,万万没想到种个牙居然会这么贵。”高瑞秋对第一财经记者说,在反复思索后,她还是决定带着父亲再换下一...
2021-03-08 20:54
-
“爱国者治港”不是赶所有香港民主派出局
在“爱国者治港”这个问题上,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以及特首林郑月娥的表述,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夏宝龙说爱国者治港“不搞清一色”,以及林郑月娥说“这次改制并非针对香港民主派,只是针对那些不爱...
2021-03-08 20:16
-
“不用美颜相机 ”,就是中国外交的自信
国务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今天回答各国记者问题的时候,全面,细致的解析了中国外交在2020年取得的成绩和2021年面临的挑战与任务。特别是王毅外长在讲话中对复杂的中美关系,中欧关系,...
2021-03-08 17:26
-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花式洗脑史
洗脑的力量到底有多可怕?它能使一个智力正常的人,长期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爬行,然而,至死都不知道,自己从小信仰的真理,只不过是一个骗局。——《楚门的世界》时常听人感慨,现在的传销洗脑...
2021-03-08 16:24
-
过瘾!台蛙竟为此事方寸大乱!
3月7日,台湾中时新闻网刊发报道称,在大陆宣布暂停输入台湾凤梨后,岛内有人假借蔡英文办公室(蔡办)名义,向高雄“凤梨伯”订了180箱凤梨。“凤梨伯”出货前向蔡办确认,才知根本没有这...
2021-03-08 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