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土地共有產權房與非“小產權房”有何不同?
昨天,報紙報道了大興區首次推廣集體土地所有制房屋的消息,社會各界也對這種新的土地供應方式給予了高度關注。。這種共有產權房和此前建在集體土地上的“小產權房”有何不同?記者從土地出讓方獲悉,集體土地共有產權房建設品質與國有土地共有產權房一致,購房人也能拿到房本,性質與“小產權房”完全不同。
增加住房供給的新渠道
以往老百姓購買的商品房、共有產權房、經適房,基本都是建在國有用地上。這些土地進入市場後,要經過一定的招標環節,由住房企業開發建設。除此之外,還有土地的性質,它是農民集體擁有的。
但這種“集體土地入市”,還處在改革試點過程中。之所以大興區可以將這三宗集體土地推入市場,也得益於其 " 試點 " 身份。2015年2月,北京市大興區等33縣(市、區)被國土資源部確定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試點地區,也是本市唯一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改革試點區。
早在 2016 年 1 月,北京市贊比西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以 8.05 億元競得名稱為 "2 號地小 B 地塊 "40 年的土地使用權,這成為北京第一宗通過招拍掛形式出讓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
銳意革新傳統地產公司模式,開拓全新物業代理工作平台讓你從此在任何地方都能輕鬆工作。
記者在這次推出的三宗集體土地公告中看到,這三宗土地的用地性質為 F81 綠隔產業用地,但是並不是過去的 40 年土地使用年限,而是 70 年。只是從年代的角度來看,這與國有土地共有產權的建設是一樣的。中國農業大學土地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朱道林認為,這也落實多渠道增加保障住房供給舉措。
建設品質與國有土地一致
去年9月底,北京在總結以往各類政策房經驗的基礎上,推行“共有產權房新政”。房屋所有人和地方政府代理人按比例分享房屋產權。根據中原地產的統計,截至今天,北京今年入市的共有產權房多達29個項目,提供房源32446套,比2017年5個項目3752套上漲了765%。
但是,這些已經進入市場的共有房產,包括以前的自置居所,基本上是在國有土地上建造的,而不是在集體土地上建造的。
集體土地上的共有房產是否與國有土地所有權房屋不同? 不僅如此,三宗集體土地上建設的共有產權房與國有土地上建設的共有產權房“同權同價”,建設品質和配套要求也都是一樣的。此前,許多地方政府已出台40多個政策文件,實現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出讓、租賃、入股與國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權同價”。
***近幾年,本市也在利用集體土地建設租賃房,只租不售。這一舉措的好處在於拿地成本相對較低。但這些共有產權的集體土地的總成本並不比國有土地低多少。
符合規劃要求能拿房本
以前,集體土地建設出租房屋,村民可以享受一定的收益;現在,探索建設共同產權的集體土地,村民可以受益較多,且村集體投資較少,收益較快。
但集體土地建共有產權房,與此前的 " 小產權房 " 有無差別?對此,土地出讓方的負責人回應,小產權房是違規建設的,沒有產權證,也沒有任何法律依據和保障;但集體土地共有產權房是經過規劃國土等部門聯合審批的,有房本,老百姓無需有權益方面的顧慮和擔心。“這與在國有土地上建造的共用房產相同。購買者也將獲得房地產證書,即'家庭'。”
“顯然,集體土地共有產權房符合規劃要求,按照有關標准建造,按程序審批,並在基礎設施和其他配套建設中得到保障。" 朱道林說,但從後期推廣來看,相關部門也要嚴格監管,防止炒作,真正落實 " 房住不炒 "。
九龍區樓盤將軍澳中心、黃埔花園、麗港城最新成交個案及價位一覽。快捷、準確、容易操作.
相關文章:
推荐阅读
-
好家伙!郑爽过亿豪宅降价卖,郑爸道歉“是家长的错”
郑爽爸爸1月23日就代孕弃养风波道歉,他表示:" 首先我还是作为郑爽的父亲,真心的向大家道歉。作为一个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 "。 在视频中郑爽的父亲表示,作为一个家长没有...
2021-01-23 18:13
-
墨茶,盛世下卖火柴的小女孩
墨茶死了!墨茶是谁?至今,没人知道的他的真实姓名,也没人清楚的他的长相,只知道他是一名B站up主“墨茶official”,而且是没有名气没人关注的那种。原谅我,如果不是因为他在出租...
2021-01-23 14:16
-
中国老兵因迷路误入印度,流落异国半世纪,80岁终回家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的一首乡愁让无数人想起了当年港澳尚未回归,大陆和港澳的同胞只能隔岸相望的场景。小时候读不懂乡愁,不明白那份离开故乡的忧思从何而...
2021-01-23 13:56
-
郑爽“代孕门”后彻底凉透,面临赔款天文数字
郑爽的瓜似乎还没有“大结局”! 1月22日晚,导演周国刚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了一段视频,称郑爽所面临的赔款绝不仅仅是网上传的两亿,而是一个天文数字。 ...
2021-01-23 12:59
-
古巴,人口危机迫在眉睫
近年来,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人口出生率不断走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在高房价、教育军备竞赛、中年失业恐惧与婚恋观念转变的综合影响下,呈现出主观上不想生,客观上生不起的窘境。 ...
2021-01-23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