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泳名将孙杨的“暴力抗检”听证会,已经过去有几天时间了。有关此事陆续曝光的细节也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场舆论风暴。鉴于孙杨之前的不少劣迹,部分中国网友对孙杨持有怀疑态度,但绝大多数网友还是支持孙杨力证自己的清白。
虽然听证会已经结束,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并未当场公布结果,最终结果可能要等到新年之际。就目前来看,孙杨一方的表现完全有理有据占据上风,而WADA(World Anti-Doping Agency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对孙杨的指控则显的有些无中生有。
本次听证会后,孙杨接连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北京时间11月15日听证会结束后,孙杨第一时间在社交媒体公布了自己在庭上的最终陈述,表示相信仲裁庭会做出公正的裁决。11月18日,孙杨在社交平台上转载了海外新华网的一篇报道,并发声:我能站在世界面前说出我想说的话,再次证明了中国运动员和中国媒体在世界话语权的提升。
而北京时间11月19日,一则“孙杨案中检测助手是建筑工”登上了中国网络的热搜,而孙杨本人也随之转发了这则新闻,并发声:“我要感谢尿检官的诚实和勇敢!他站出来承认当晚对我进行拍照,他也承认从来没有人教他如何进行兴奋剂检查,没有受过相关训练。在听证会前,他对仲裁庭表达了愿意视频作证的想法,CAS却没有联系他。但是,真相永远不会被谎言掩盖。”
据悉新华社报道称,据孙杨案中的三名IDTM(国际兴奋剂检查管理公司)测试人员之一亲口承认,他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兴奋剂检测助手。这位测检人员亲口表示:“我是一名建筑工人,每天忙着工作,从来没有人教我怎样进行兴奋剂检查,也没有进行相关训练”。
据报道,这位匿名亲口承任自己是建筑工的人员表示,自己和主检官只是同乡和同学,已经好几年没见过了,主检官表示要他开车送他们,到了之后发现站着的是孙杨,他才有热情拍照。这也和孙杨陈述的相吻合,检测人员没有资质,操作不专业,并且说是自己的粉丝,拿着手机不停的拍自己,显得极其业余,这才有后来所谓的“抗检”事件。
时间发展至此,不少支持孙杨的网友的相关的社交媒体上纷纷留言称,“就程序而言,检测人员存在问题。但是部分海外媒体选择无视这一细节,反而在孙杨”抗检“的问题上浓墨重彩。可是试问,既然最为权威的检测机关尚且都做不到‘程序正义’,那么孙杨又有什么义务配合检测呢?”截止目前,看似一切都朝着有利于孙杨的方向在发展,孙杨律师张起准也在受访时表示:这是一场肯定能够胜利的官司,“暴力抗检”是被妖魔化的结论,若出现问题,会坚持把这个官司打到底。
当然事无绝对,仅仅就目前披露出的信息,无法判断该事件的全貌以及论断双方究竟孰对孰错。于大众而言,无论选择支持谁,有些基本的事实还是需要认清。首先,WADA和IDTM 对尿检官的资格要求,对资格要求不清楚就无法断定其合规或是不合规,显然是典型的“未审先判”,这对于双方而言都是不合理的。
其次,厘清尿检官的职责。如果尿检官的职责仅仅是监督作用而不涉及任何专业检测技能,那么任何职业的正常人都可以胜任,不仅仅是建筑工人。如果尿检官则是需要进行专业技术性的操作,“术业有专攻”,显然一名建筑工人是无法胜任的。
再次,WADA一直在与体育界的兴奋剂活动作斗争,可以说是在该领域理应有着绝对的权威性和绝对的公正性。而孙杨作为享誉世界的游泳名将,自身的话题敏感度和热度不亚于WADA和IDTM。所以双方理应拥有同样的话语权。因此,作为一名有着基本权利的运动员,孙杨有权要求WADA和IDTM操作合规,当然,WADA和IDTM也有权对孙杨的行为以及孙杨认为WADA和IDTM不合规的行为进行认定。
总之,一个严谨的行业都需要相关的资质和授权,不论其工作内容多么的简单。而对于兴奋剂的检验,这本身就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关系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和国家尊严,任何一家采样、检测机构都应该对运动员负责,资质和授权都应该以电子文件或者书面文件的方式予以呈现,这不仅是对受检方的尊重,更是对自身职业的尊重。不论多少例没有出现问题,不符合规定就是不符合规定,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因为,一个谎言不会因为重复一万次而成为事实,一个违规操作流程也不会被执行了一万次而变成合规,这只最基本的公理,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
「版权声明:多维客是一个汇聚各方言论的平台,所述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有侵权文章或者图片,请立即联系我们。」
评论
推荐阅读
-
香港暴徒“屠龙小队”全军覆没
曾密谋毒计 香港暴徒中最凶残的“屠龙小队”落网互联网 2019-12-09 19:57:40 原标题:暴徒中最凶残的“屠龙小队”,落网! 他们神秘低调,但思想极端“敢...
2019-12-09 07:16
-
中共武统注定失败?这个台湾女名嘴被日本人打脸了!
美国海军退役上校情报官詹姆斯·法内尔(James Fanell)日前在华盛顿的一场研讨会上提出观点,认为如果台海两岸无法就统一达成协议,中国最迟将在2035年前武力攻...
2019-12-09 04:46
-
“251”事件:舆论和华为,谁绑架了谁?
华为一直站在舆论的风口,不论它是否愿意。而近日,有关“华为251”的言论更是让华为身陷舆论的漩涡无法自拔。 梳理各大媒体的相关报导,基本可以还原事件的详细...
2019-12-09 04:41
-
民阵游行未现暴力冲突 港示威浪潮有退却迹象
香港反修例风波已持续半年,在这半年间不断出现各种警民冲突及暴力行为。以往,当民阵发起大游行后,几乎都会演变成暴力冲突事件。例如在2019年7月21日,民阵举办游行后,有大量示威者到...
2019-12-09 04:00
-
港媒关注香港警队“一哥”北京之行:意义重大
香港警队“一哥”邓炳强上任之初完成两天访京行程,先后拜会公安部部长赵克志、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及港澳办主任张晓明,向他们介绍警...
2019-12-09 02:51
0 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