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比中美声明的不同,能看出双方都在以各自国家利益为重的同时,试图通过差异性表述安抚各自国内都认为自己吃亏的反对声音。这其实是国际谈判的常态,中美作为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谁都不能完全压倒对手,都必须在妥协中既确保自己的核心利益,又照顾到对方的利益与诉求。
百闻北大女生包丽的自杀引发内地网友的广泛关注。《南方周末》的长篇特稿披露出包丽和男友牟林翰的充满屈辱感的感情,除了包丽的母亲,也有越来越多的同学出来指证,牟林翰对包丽的情感控制,可能是导致她轻生的主要原因。证据来自各种聊天记录。包丽身上有“我是牟林翰奴隶”的文身,而在交往中,包丽从最初“最美好的自己在未来”,慢慢变成对“不是处女”的自责。有聊天记录证明,包丽吃过多次避孕药,被拍裸照,也被牟林翰要求“做绝育手术”。很明显,如果这些事实成立,特别是被拍裸照和被要求绝育手术这样的细节被证实的话,这就超出了通常意义上的SM甚至PUA的范围,可能涉及到违法。就这个意义上,牟林翰有责任作出一些回应。公众要求警方和校方介入,进行更多、更深入的调查,也具有正当性。包丽出身于商人家庭,牟林翰的父亲据说是某金融机构山东分行的领导,两人都是内地精英家庭,又在最好的学校读书,进入学生会,这一切都让这一事件具备了不同寻常的意味。牟林翰本人是学生会干部,以精英自居。他指导包丽如何去竞选学生会干部,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时候要装得傻一点,面对“学生会主席”则要完全坦诚和服从。另一段聊天记录显示,一个男同学在微信中称呼牟为“大佬”。有网友搜索出牟林翰在一些会议上的发言,年纪轻轻的他,已经是满口官话、套话。这多少说明,牟林翰在面对其他同学和处理事情的时候,其实奉行的也是类似的原则:迷信权力和控制,看重实际利益。对上面服从,对“下面”则完全是压榨。很不幸,这可能是很多大学学生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此前媒体报道过中山大学学生会干部任命引起的争议,“部长级”“副部长级”“常务副部长主持工作”,这些称呼背后的官僚主义达到仍人乍舌的地步。并不是说,学生会的官僚主义就一定能导致牟林翰这样的人出现,但是牟的做法,确实是把这种“控制学”运用到了自己的感情生活中。在他和包丽恋爱之前,两人本来都有恋情。牟林翰指导包丽怎么混学生会,是把她看成是自己的财产。包丽对牟有好感,既是基于他的外型(称他为北大林浩然),也是他的权势(包括家境)。最终,牟林翰把包丽弄到手,从“自己人”,变成了自己的“财产”。他让包丽在身体上纹“我是牟林翰的奴隶”,就是通过贬低她人格的方式,施行彻底的控制。这也能够解释,为什么在交往开始的时候,他并不在意对方是否是处女(两人都有过性经历),反而在交往一段时间后,才强调这一点。这是对包丽控制的进一步深化,从控制她的现在,发展到控制她的历史(过去)。牟林翰渴望绝对的控制,已经到了病态的地步。这绝不是一句“我就是一个传统的山东男人”所能解释的,这压根就和“传统”没有任何关系,而是一种完全现代的的“控制论”。这是一起真正的悲剧。包丽的命运,让人惋惜。她的同学们开始在网上回忆她生前的点滴,为我们还原出一个单纯、善良的女大学生形象。但是,恰恰是她的“单纯”,才让她在被控制中越陷越深。或许从她想去混学生会开始,她的悲剧命运就已经注定了。有人认为,牟林翰已经有了了某种人格障碍,需要去看心理医生,这是很有道理的。但是,除了“病态”,牟林翰身上还体现着某种典型性。他对权力的理解,对成功的理解,都让他的人格中缺少善良以及对他人苦难的体认能力。牟林翰是“时代的化身”,这才是最让人忧虑的。
政闻12月5日,法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令“法兰西岛”(即大巴黎地区)和其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公共交通受到严重干扰。 法国内政部称5日有80.6万人在约70个城市示威,而CGT则称有150万人参加,这个规模接近1995年和2010年的两次。法国咨询机构MSBG Conseil机构负责人雪佛莱(Philippe Moreau Chevrolet)称,在巴黎、图卢兹和波尔多发生了小规模警民冲突,数十人受伤或被捕。 据悉,55.6%法国国营铁路公司(国铁SNCF)职工、42.32的法国中小学教师、26%的公务员在5日和6日用罢工、示威和声援等不同方式参加了这次活动。 由于SNCF和大巴黎公交系统(RATP)均卷入其中,而巴黎又是法国国内交通系统的核心,法国公交和铁路交通都受到极大干扰。12月5日90%的法国TGV高铁和70%的TER铁路客运班次被取消,6日也只是TER稍有改善,SNCF透露,东、北和东南方向只有1/10的TGV高铁班次正常,往大西洋线和Ouigo的班次是1/6,而外省到外省的TGV班次几乎全部受到影响。法国航空公司称,6日30%国内和近10%中程航班被取消,法国民航总局DGAC早些时候要求航空公司和5日一样,在6日把经停巴黎戴高乐和奥利机场,博韦、马赛、里昂、图卢兹和波尔多机场的航班减少20%。由于RATP罢工延长至9日,RATP声明称,大巴黎地铁2号、3号、3号BIS、5号、6号、7号BIS、10号、11号、12号和13号地铁将停开,其余线路也仅在高峰时段运行。 这次大罢工所针对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所竭力推动的法国养老金制度改革。 作为福利国家和左翼曾长期执政的国家,法国养老制度完善而复杂,现有42种针对普通人、公务员、私人、特殊人群、自治领土居民……的不同养老金计划,为法国各阶层提供“老有所养”的保障。 但“福利好”的代价必然是负担重。目前法国公共债务已接近年GDP的99%,而根据欧盟1994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traité de Maastricht)和1997年《稳定与增长公约》(Stability and Growth Pact)规定,欧盟成员国年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不得过3%,政府公共债务占GDP比例不得过60%,否则就可能遭到布鲁塞尔的制裁。正是看到这一点,脱胎于左翼、目前以中间派自我标榜的马克龙才不惜得罪法国素以强大、善于斗争著称,且和自己不无渊源的工会,执意推动养老金改革计划。 按照马克龙的计划,前述42种养老金,将被所谓“通用养老金制度”(. système universel de retraite)所替代,此举得到欧盟的支持。马克龙期望,这一改革能令法国在2022年减少国家财政支出50亿美元以上,并期待借养老金改革的成功,在欧洲树立起个人的“高大光辉形象”;而欧盟则期待法国在养老金改革方面为整个欧洲“带个好头”。 但现实很残酷:尽管政府承诺“将更公平”,但大多数法国人认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变相削减养老福利,最近的民调都显示,马克龙的养老金改革在法国没有多少人气,而示威则得到广泛同情。 法国总工会(CGT)秘书长马丁内斯(Philippe Martinez)指出,“不得人心的”养老金改革令“工人阶级自1995年和2010年罢工后,罕见地动员起如此庞大的队伍”,这是“成功的第一步”。正如一些观察家所指出的,最初CGT和其它行业工会对是否罢工态度犹豫,最终是在自下而上的强大推力作用下才走到前台,而马克龙一再表现出的“没商量”强硬态度,则让问题雪上加霜。 从目前情况看,马克龙仍然期待“冒险闯关”成功,12月6日他发表公开讲话,马克龙表示“镇定并下决心继续领导改革”,他责成菲利普(Édouard Philippe)在下周中旬发表改革总体框架意见。下周一或周二上午,高级专员德勒沃伊(Jean-Paul Delevoye)将拿出一份结论性成果。 不过政府其他要员的态度已出现微妙松动:承上启下、专干“脏活累活”的菲利普一方面顺着马克龙的基调说话,另一方面却对CGT等工会“致敬”,理由是“他们的努力令罢工和抗议秩序井然”,而政府发言人恩迪亚耶(Sibeth Ndiaye)则称“仍有谈判余地”,目前“仍在方案探讨阶段”——这话理论上并没有错,但马克龙可一直不是这么说的。 从目前情况看,CGT被5日和6日的“大好局面”所鼓舞,强调“继续保持压力”,并已威胁最早在下周动员更多行业员工参加罢工。事实上蒙特雷伊尔发电厂5日就已经有25万员工参加了罢工和示威。 而政府则也竭力想表现得淡定,以凸显推动改革的决心,“唱红脸”的马克龙固然继续作“坚定不移”状,“唱白脸”的菲利普,对工会和示威者的诉求也只是口惠而实不至。 大西洋两岸的外国媒体和政治家,普遍将此次示威视作“对马克龙本人的抗议”,其中左翼媒体和政治家普遍表现出对罢工者的同情,而右翼则担心局势失控会导致法国社会动荡及社会群体对立。而一些法国国内观察家则担心,在“黄背心”运动爆发并持续一年的今天,.如此规模的街头对抗会最终导致失控,从而令法国社会陷入上世纪60-70年代人们所熟悉的长期严重对抗氛围中不能自拔。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在此次罢工之前,法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罢工是1995年反对“朱佩计划”(Projet Juppé),其次是2003年反对“菲永法案”(Loi Fillon)的罢工,再次是2010年沃斯(Eric Woerth)倡导的罢工,这三次百万级规模的罢工都和养老金改革有关,而养老金改革也让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希拉克(Jacques Chirac)和萨科齐(Nicolas Sarkozy)三位来自不同阵营、政党的法国前总统殊途同归,一个个虎头蛇尾败下阵去。如果马克龙成为第四个在养老金改革“石头”上碰到头破血流的法国总统,估计不仅他本人在法国国内和欧洲的政治号召力会大幅下降,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法国也很难再出现第五个敢于拿养老金改革这个“老大难”痼疾开刀的总统。 (本文首发作者多维客专栏)
政闻美国为讨论朝鲜“进一步挑衅”的可能性于12月11日召开联合国安理会会议,由此引发朝鲜外务省发言人12日发表强烈批判美国的谈话。 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在谈话主张称,“他们(美国)不时发射洲际弹道导弹,却不允许我们进行其他国家都可以进行的正常武器试验,此举赤裸裸地暴露出美国企图解除朝鲜武装的强盗本性”。 尽管朝鲜今年试射短程弹道导弹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对朝制裁决议案,但美国始终对联合国安理会的应对及追加新制裁持否定态度,因此朝鲜的上述主张明显同事实不符。 并且朝鲜外务省主张“美国张口闭口都要求对话,但即使展开对话,美国也不会向我们拿出什么东西”,因此朝鲜不得不问美国是否能在朝美对话中提出令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自己没有提出方案却只要求美国提出方案,这实在是非常单方面的要求。 朝鲜外务省虽然声称他们“已经没什么可失去的了”,但若朝鲜强行发射人造卫星或洲际导弹,美国因此通过联合国安理会中断朝鲜旅游事业、大幅缩减中国对朝鲜的原油供应,那么朝鲜经济将会面临更沉重的冲击。 所以说朝鲜想要独自挑战超级大国美国只是莽撞的表现,这绝不是合理或现实的选择。 朝鲜外务省主张称,“美国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做出类似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愚蠢举动,令我们下定决心选择走哪条路。” 12月11日举行的联合国安理会原计划讨论朝鲜政府非常敏感的“朝鲜人权”问题,但是美国将议题换为朝鲜导弹问题,反而是在考虑金正恩委员长的立场。 而且,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克拉夫特并未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单方面指责朝鲜,并表示已经做好同朝鲜灵活接触的准备。 但克拉夫特也明确表示,对于超出一定限度的“挑衅”,美国将坚决予以应对。 现在朝鲜外务省无论怎么做,其目的都是急于合理地对外公布其“全新道路”,这种僵硬的态度只会让朝鲜陷入更加孤立的局面。 朝鲜外务省乃至金正恩委员长应该非常理智判断出朝鲜今后想要走的“全新道路”是会对朝鲜的安全和经济发展有帮助,还是反而令朝鲜的安保环境更加恶化、造成更加严重的经济困难。 虽然用对话缩小朝美间的立场差异非常困难,但若朝鲜放弃对话并同美国展开正面对决,无疑会给朝鲜领导层或朝鲜民众招致更加黑暗的未来。 译者:多维新闻 许嘉蕾
时事多年以前,在一场两岸交流活动中,我认识了来自台湾的小慧,小慧祖籍山东,抗战时爷爷举家到韩国,后辗转来台。再后来,小慧去大陆读书,她说是替祖父还愿,那时两岸直航刚刚开始,小慧有感而发,写下了《共饮一江水都是中国人》征文获奖作品,我向她恭喜,小慧说,爷爷告诉我,今后不管在哪儿都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一点,我从来没忘!小慧跟我分享她在大陆的求学经历,她讲到有位室友也从台湾来,申领大陆奖学金,享受台生优待处处争先,但此人骂起大陆、诋毁揶揄也从不落人后,对这种天人交战、精神错乱的表现,这个台北市女孩不解地说,既然那么讨厌中国,干嘛又要去呢?十年过去,两岸间的互动交流更加频密,昔日三通四流的愿景也早已实现,但面对“吃中国饭又砸中国锅”的理直气壮,小慧当年的疑惑恐怕仍是对很多人灵魂深处的拷问!平心而论,大陆给的阳光还不够吗?连一般大陆人都认为政府给得太多了,给惠让利,善意满盈,一再给,一再被辱; 一再是台湾一边拿,一边又骂,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反过来还要说,为何只有冷风不给阳光?以至越来越多的大陆人也糊涂,难道是因为台湾人不是中国人,还是,就是中国人?如果是因大陆“专制”体制才让两岸渐行渐远,为何三十年前,六四发生时,以台湾当时的说法,北京已经血流成河,国民党还说“大陆的民主运动正是我们统一中国的新契机”?为何彼时,大陆愈不民主台湾反而愈要统一?当年一穷二白时都要解救同胞,现在和平崛起却要去中求独呢?在台湾,无论是蓝绿政客还是一般民众最喜欢谈美国价值,但美国的民主、宪政也离不开国家主义,当年林肯说的“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为此,并不是激进废奴者的他不惜打一场捍卫主权的“南北战争”,没有国家统一,遑论自由与人权,唯在台湾却成了对立物。事实上,这些人若真将民主价值奉为圭臬,何不倡导与大陆民众用一人一票的和平方式共决统独?可见,问题的根源无涉民主,而是民族!因为先认同了叛离,才把“民主”当成求独的借口,把一切求好关爱的作为,全颠倒歪曲成恶意侵略;去买的凤梨酥,也被当作木马屠城的敲门砖,派车救援也被说成冷血霸凌、逼迫宣示,得了便宜还卖乖,这就是台独式的矫情!而这种理盲与矫情又不只限于“台独”,经过派生、衍发甚至影响了许多不是“台独”却中“独”已深的人,如某位自诩最强外挂的霸气总裁,明明享尽两岸和平红利,却大言不惭地说自己赏饭给大陆人吃,若这种人能被称为最强外挂,所到之处一呼百应,只能哀叹中华民族的道德观下限将被刷新,而台湾社会也确实病得不轻!现在还有观点认为,即便到大陆谋生赚钱,也不代表放弃民主自由的坚持,这些惠台让利的受益者对“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丝毫不以为耻,反而变本加厉表现出沾沾自喜的优越感。有意思的是,如果对岸这般不堪,口口声声坚持民主价值的他们为何要仰专制政府鼻息、食嗟来之食?难道一边拿一边骂是为了证明深入“匪”区不忘初心,难道大陆人民不仅要包容允许, 还要如圣经所言,被打右脸左脸也要转过来才算善意满怀?奉此谬论,岂可能忍?更殊堪玩味的是,即便这些人平日对大陆极尽揶揄嘲讽,但看到卢丽安、凌友诗能跳脱偏狭,在庙堂之上言者滔滔收获亿万掌声,他们却内心满是吃味儿,暗念为何统战的不是我?这种自大又自卑的扭曲心态,恰折射出台湾社会因为政党恶斗、族群撕裂带给年轻世代的挣扎与迷惘!而面对大陆民意的反弹,被他们贬低奚落的中国共产党为顾全大局,至今能容许吃饭砸锅的“歪理邪说”存在,比起以绿为尚的台湾,爱国叛国早已颠倒成魔,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大陆社会的包容与开放?时至今日,台湾仍有相当一批人充满了一厢情愿的误判,幻想政治归政治,经济归经济。但放眼世界哪有政经分离?俄国拿下克里米亚遭到西方制裁,这是政治影响经济,去年当台湾通过反核食公投,驻日代表谢长廷说可能会影响加入CPTPP,难道政治没有左右经济?既然是四海皆准的道理,为何两岸就要例外呢?可以预见,面对大陆民间的普遍觉醒,未来大陆社会也必不可能再为渠等提供吃饭砸锅的舞台!事实上,大陆官方也早有提醒,前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曾指出:台湾民众珍惜选择现在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大陆一直予以尊重。台湾也应该重视大陆13亿7000万人民的感受,他们对过去历史上民族遭受外敌欺凌,有着深刻的记忆,对维护国家统一,有着绝不容忍分裂的意志,台湾也必须理解这是根本的问题。如果台湾社会对这样的苦心规劝置若罔闻,继续把“两岸一家亲”误认请你回家,占尽好处又拿翘,靠挟洋自重,摆出一副辱你、分裂你家能奈我何的姿态,试想,有朝一日当反台独变成了反台湾,当大陆官方有心管控也力不从心之时,这样的两岸终局难道是2300万人的期待?若不是,即便做不到两岸融一,何妨悬崖勒马,从扬弃这种吃饭砸锅的矫情开始,如果勉为其难也不必强求硬成一家,毕竟,也没人刀架脖子。两岸直航朝发午至,一张机票,来去自由,追寻民主的阳光,何不挥一挥衣袖,抛弃苟且奔向远方,届时,14亿大陆同胞必不吝送上满满祝福!
时事昨日,应监警会之邀来港协助审视“反修例”乱局中警民冲突的国际专家组,在完成首阶段小组工作后暂时退出。本为例行公事,西方媒体以及泛暴政客却再次按捺不住乱港之心,见缝插针,声称国际专家退出是由于监警会“调查能力不足”,“缺乏权力”,因此请辞,借此质疑监警会结构组成、运行机制,提出成立所谓“独立调查委员会”。断章取义,捏造事实,抹黑政府机构及警方等乱港分子的惯用伎俩我们已见怪不怪,以“民主、人权”之名包庇黑衣暴徒,立场先行,颠倒黑白,罔顾事实,将全港人的安危裹挟于政治角力中,何时才能有一个“监暴会”,对这些祸港乱政的曱由进行严惩?旨在维护程序正义、社会公平,各个政府、执法机构的确需要监察机制来保证其良好运行,不越权滥职;然而自示威暴徒掀起暴乱狂潮以来,勇武派、纵暴派却不断妄图将监警会作为打压警方,纵容不法分子,为暴力犯罪开脱的政治工具,不断捏造“警暴”舆论,大肆渲染,利用民众仇警情绪制造更大规模的暴乱冲突,进一步加剧社会撕裂,让监警会被各种莫须有的投诉与谴责所支配。邀请国际专家组运用国际标准对监警会的工作、报告提出建议、进行评估,乃是政府重视警方执法问题的表现;事实上,历次警民冲突抑或是“警暴”流言,也都得到监警会以及警方专业、严肃的澄清回应,摆出证据,还原真相,反而那一次次的造谣,居心叵测的揣测不攻自破——所谓的“新屋岭扣押事件”,所谓的“太子站打死市民”事件,事实早已大白于天下,却在乱港分子的歪曲中一再发酵。他们永远拒绝相信与其利益相冲突的真相! 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乱局中,港警用血肉之躯抗在止暴制乱的第一线,以维护香港仅剩的那一点和平与安宁,却还要承受着无端的谩骂、指责,迫于舆论的压力不断向违法乱纪的恐怖分子让步妥协。在理大围城中,警方已经展现出了最大程度的宽容以保护未成年犯罪分子,换来的却是暴力程度更甚的打砸抢烧以及无耻政棍的质疑抹黑。监警会监警,那么那些割喉警员,私了市民,在校园内设置炸弹,破坏交通、校园,让汽油弹遍地开花的蒙面暴徒,有谁来监督调查他们呢?那些在其位不谋其政的煽暴派,假“言论自由”之名大放厥词,拒绝与暴力割席,甚至弹劾特首,与暴徒打成一片,又有谁来监督调查他们呢?暴徒摘下面具,便可逍遥于法外,藏匿于你我之中,酝酿着下一次的暴力阴谋,却仍有不怀好意者蛊惑港人将矛头指向呕心沥血的港警,倒打一耙!“独立调查委员会”的确应该成立,不是用来调查港警,而是用来将这些祸港殃民的害群之马一一剔除!暴力乱局永远不会是香港的出路,乱港分子的阴谋也即将走向终点。值此曙光生发之时,更加需要社会各界戮力同心,彻底与暴力割席,支持港警对违法乱纪者严惩不殆,才可保证你我的美好生活重现,香港的繁荣美丽重现,莫要听信谗言,黑白不分,将香港的未来葬送!
思想 (首發於2019.12.06日澳門《訊報》)眾所周知,香港金融市場在有效、透明,以及符合國際標準的監管運作下,歷經多年耕耘,創造出了無論對香港還是中國內地,以及美國等西方國家都十分重要,具有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香港金管局有數據顯示:止於二0一七年,香港金融業從業員就超過二十五點八萬人,佔香港工作人口近百分之七,並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約百分之十九。另有資訊可見,香港金融中心地位對內地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之外,香港所有來自外國的大企業中,美國企業的投資佔有百分之七十以上,也就是說,香港亦對美國投資者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令人遺憾的是,事關香港經濟、就業和未來發展;事關內地全球發展戰略和可持續發展;事關美國人投資利益的香港,如今卻處於混亂不堪,傷害港內外多方經濟利益的狀態,且港內外多方勢力一直還在推波助瀾…… 毫無疑問,按照“一國兩制”,首先“一國”,其次“兩制”的原則立場下,港府應該拿出智慧,盡快平息亂局的前提下,筆者認為北京在應對萬一影響到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穩定時的北京方案中,可否有個“做大澳門”的預案思考?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 綜合相關資料可見:中國内地的經濟增長前景及越來越開放政策,使中國目前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以勢不可擋的速度奔馳在走上第一大經濟體大道上。近年來,曾有多家國際金融機構預測後得出結論,大約在二0 三0年中國將佔全球經濟總量的百分之二十以上,在國際投資者在內地的投資規模增長之同時,中國企業“走出去”和中國投資者投資海外的需求,均會是新機遇。 香港位於亞洲的中心地帶,與內地緊密融合,並接通世界各地。香港的優勢包括健全的法律制度、簡單和低的稅制、資金可自由進出、一應俱全的金融產品,以及大量的金融人才優勢,具有著國際金融中心和其背靠內地是通往內地的橋樑,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是尋找中國機遇的最理想地點,中國業務的主要樞紐。並且,香港憑藉龐大的資金池、高效的金融基建,以及多個跨境資金流通渠道,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提供全面的人民幣計價金融服務,包括清算、結算、融資、資產管理和風險管理,高效和穩健的金融基建,當中人民幣即時支付結算系統,為不同地方市場參與者處理與中國內地和在離岸市場之間的人民幣交易提供便利,令銀行、資本市場和資產管理方面的優勢,為來自世界各地的投資者、融資者、資產管理人、基金和金融機構提供了全方位和高質素金融平台。 簡言之,迄今為止,香港其國際金融中心價值,對內地和美國雙向而言,無與倫比。可否思考把橫琴劃歸澳門實施“一國兩制”政策 無容置疑,大灣區是國家戰略,其規劃、計劃、策略、方案高瞻遠矚,環環相扣,意義深遠,若成功落實其未來潛力無限。但就眼前,甚至多年以後來講,由於大灣區澳門之外的七個成員城市,較香港的國際化程度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尤其是中央政府授予的“一國兩制”政策優勢而言,有著相差甚遠的現實,決定了大灣區成員城市之間的融合速度和程度,必然在許多堡壘面前大受影響。香港近半年來的混亂局面,更會拖慢融合程度和速度。 面對現狀,尤其是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處在憂慮的關鍵時刻,任何等、靠和無奈情緒都必然會後影響到一些國際金融機構的未來發展規劃,與其假設可能會遭遇有機構離港出走的不良局面,不如北京可否思考做大澳門,把澳門打造成一個類似香港,或作為香港的副國際金融中心都市,拿出良好的政策,給有必要時在港甚至新加坡和西方其他尚未到香港發展業務的國際金融機構,多一份思考,多一份選項,多一粒定心丸! 實事求是的說,現在的澳門只有三十三平方公里,實在是太小了,假設香港亂象持續,假設有些金融機構以後看好澳門的“一國兩制”局面,澳門也只能一聲嘆息!但是,假設北京站在全國一盤棋的戰略高度思考澳門和香港的發展,尤其是多些思考到澳門對國家更大的擔當功能,可否深入細化的思考做一篇澳門大文章,探討通過購買和國家政策支持並進的思路與方式,把橫琴劃歸澳門實施“一國兩制“政策的可行性? 假設可以,那麼,把澳門打造成一個類似香港那樣,或者定位香港副金融中心地位的新都市,相信會對國家發展大局和港澳台的“一國兩制”政策創新發展,有著積極的戰略意義。 其實,筆者還一直在思考,假設站在國家未來發展所需要的更大戰略格局方面來說,不僅橫琴,甚至是否可以思考把整個珠海,全部納入到澳門“一國兩制”的實踐中……(2019.12.06日澳門《訊報》)□ 許旭 筆者互動E-mail:guanaiu@sina.com
眼界2019年12月开始,中国各大官媒党媒包括央视、人民日报、观察者网等,都陆续表达了对李子柒的大力支持。 官方定调,李子柒就是文化输出。 12月12日,人民日报的知名大号《侠客岛》发文,称之为“中国文化外宣‘旗舰店’”。 一个视频博主突然爆红为官方认证的全国性大网红,许多人担心李子柒会遭遇“捧杀”。 12月11日,科技媒体爱范儿的一篇文章火了,大意是:李子柒在这一波炒作中并非自愿,人家就只是岁月静好拍视频挣钱而已。 科技媒体虎嗅网引用爱范儿这篇爆文时,给出的标题相当直接: 爱范儿的文章指出,李子柒是“人在家中坐,‘文化输出’从天上来”。 “很多人爱用李子柒 YouTube 频道订阅用户数和 CNN、央视等大平台对比,证明她在海外的人气和实力,李子柒 749 万订阅用户和 CNN 不相上下。” “其实这样的比较不太客观,毕竟 YouTube 上最火的不是这些媒体机构,而是各具特色的网红们。” “YouTube 排名前 100 的网红粉丝数都在 2200 万以上,头部网红 PewDiePie 粉丝数超过 1 亿,李子柒和他们显然不在一个数量级。” “一下子和文化输出扯上关系,估计连李子柒自己也没想到。” “2018 年年初,李子柒接受新榜采访时曾坦言起初拍视频是为了给自己开的淘宝店拉生意,只不过歪打正著,当时她已透露和 MCN 机构微念签约并组建了拍摄团队,注册成立的公司也拿到了融资。” “李子柒说,不是因为自己淡泊名利,事实上,只有银行卡里的余额才能给她安全感。” “毕竟,她是一个曾睡过桥洞,曾把一包方便面掰两顿吃的人。不着急变现,是因为她还想打磨内容。” “总之,这原本就是一个在短视频赛道上找到差异化定位的创业故事。当你把一个商业故事拔高到文化输出的高度,自然经不起推敲,才会出现“背后有团队”、“注册了公司”“视频不是她一个拍的”等质疑声。” “可人家明明就是商业行为,拍视频的时候压根就没考虑过文化输出的事,道德绑架不太好吧?要恰饭的啊。” 以下内容来自腾讯新闻旗下的专题组,挖掘出李子柒背后团队。 2016年9月的一天,古风短视频博主李子柒意外收到一封来自“L先生”的微博私信。 L先生表达了他对李子柒视频内容的喜爱,觉得圆了自己的桃源梦,并希望能和她见上一面。 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李子柒都有收到L先生的私信。 “这么好的视频如果就让这点人看到实在太可惜了。这是我们中国骄傲的传统文化,应该让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都看到。”L先生在私信里说。 起初,李子柒在看到这些私信后并没有太在意,甚至一度担心遇到了骗子。 直到有一天,L先生来到李子柒所在城市,想约她吃饭见面聊聊。 L先生的待人礼貌,清晰的逻辑思维让李慢慢放下最初的戒备。 这次偶然的见面,让李子柒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彻底转变。 这顿饭结束没多久,在L先生的帮助下,李子柒就得到了新浪微博一大波资源扶持,加速了她的蹿红,让李子柒一下子冲进了头部网红的队列。 这段经历部分记录在了李子柒当年的一篇日记,有接近微念科技高层的知情人士向腾讯《深网》确认,这位“L先生”实际上就是刘同明,公开报道里化名刘大雄,李子柒现所属MCN公司微念科技的创始人。 12月8日,一个标签为“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的微博话题阅读量攀升到8亿。 李子柒再一次上了热搜榜。 李子柒和她打造的视频,俨然成为当下一种值得研究的现象。 广泛的海外传播是李子柒获得再次关注的重要原因,有人说她拍出了令人向往的田园生活,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美食魅力传播出去,也有人觉得她的视频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应中国的乡村生活。 就连爆红后曾受到的质疑,也重新被人提起,比如做过DJ、是富二代、视频是否出自本人之手,背后是不是有强大推手,视频里对乡村生活是真实的还是只是为了人物设定虚构出来的。 一位微念科技的内部人士告诉腾讯《深网》,李子柒就是普通出身,相关视频内容都是李子柒自己制作的,此次走红也并非公司和本人主动炒作。 事实上,无论是李子柒还是背后微念团队,都颇为低调,风口浪尖的他们,婉拒了目前所有的采访需求。 一个人,一个IP 红纱遮面,眉心红印,这个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在美拍、微博、B站收获一众粉丝的90后姑娘,如今在Youtube上的粉丝数达到735万,这个数字还在飞速增长中。 对比CNN粉丝数量不过792万,BBC粉丝数量558万,FOX粉丝数量382万,李子柒的感染力可见一斑。 Youtube上,李子柒几乎每一个视频播放量都在500万以上。 她的粉丝来自全国各地,尽管外网播放的视频中没有配英文字幕,但这并不影响粉丝们对她的喜爱和了解乡村生活的初衷。 “李家有女,人称子柒。”李子柒在美拍的个人介绍中这样写道。 李子柒的美食视频围绕一个“古”字,古风的乡村生活,传统的美食,古老的工序,再配以素淡的古装和悠扬的古调,李子柒在视频中呈现的是一种现实版世外桃源。 就连央视新闻都评论她“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但她讲好了中国文化,讲好了中国故事。 如果你有仔细浏览过李子柒的视频,就会发现她与其他视频博主的最大区别:视频周期跨度极长。 比如姜的一生,拍摄从春末下姜种,到发芽、收获,历经秋、冬漫长的季节;拍酱油酿造也是从播种黄豆开始;做过冬棉被,则是从养蚕、做蚕丝再制被。 因此视频也呈现出一种时间的流动感。 李子柒的作品题材基本来源于中国人古朴的传统生活,以中华民族美食文化为主线,围绕衣食住行展开。 习惯了快节奏都市生活的年轻人们,在这里看到了生活了另外一种选择。 2016年3月25日,李子柒在美拍上发布了第一个“古香古食”系列的视频,当时对摄影一窍不通的她甚至是用手机完成整个视频的拍摄。 起初,拍了几天才出片的视频没人关注没人点赞,在其他美食达人的转发帮忙下,李子柒慢慢开始积累粉丝,并得到美拍官方首页的热门推荐,粉丝数和视频播放量激增。 2016年11月,她拍出了爆款视频“兰州牛肉面”,全网播放量5000万,点赞数超60万。 2017年4月,视频“秋千”在美拍上的点击量突破1000万,全网播放量8000万,点赞数超过100万。在达到100万粉丝之前,每天都有几十个广告商找上门。 这下,李子柒真的火了。 在享受爆红之后的流量加持之外,李子柒也不得不直面那些随之而来争议。 争议太多了,有人说她的视频并非自己拍摄,而是靠着背后的专业团队,有人把她曾经打工做驻唱的经历翻出来,还有人说她是富二代,“家里有一个亿”。 一开始有人问视频怎么拍的,李子柒还会偶尔回答说,用三脚架拍的,结果换来的大都是不相信、质疑、甚至诋毁。 后来就干脆懒得回复了,“爱怎么想怎么想”。 这些传言和视频里素净、淡雅、古朴形象的李子柒形成了巨大反差,与爆红后的名气裹挟在一起,一下子把李子柒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后来,在一次新浪会客厅的采访中,李子柒面对富二代传闻的求证时反问道,“你看我像吗?” 李子柒说,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就不止一次地上过我们这里的报纸,但不是因为富二代,恰恰相反。 后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城里面的好心人资助我继续念书。 再说了,谁一开始那么有钱的话,还会这么累。 即便是在“出道”三年之后,这些传言也依然会被偶尔提及。 传闻风波闹的最凶时,李子柒干脆直接“封杀”了自己。 2017年5月13日,李子柒发布了一条“负能量爆棚”宣布停更的微博,网络谣传,甚至人身攻击、造谣和刻意抹黑让她不堪其扰。 愤懑的李子柒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把视频拍摄过程和留存的截图一股脑发了出来。 比如为了更好的拍摄效果特意买了人生中第一台单反相机和三脚架;为了寻找合适的画面和角度上山下河,爬到树上去固定相机,家里的大小板凳、盆盆罐罐也都派上了用场;还有那些用手机软件剪辑视频的截图。 剪辑方面的问题也是自己慢慢摸索或是请教别人来解决。 停更风波之后,为了提高拍摄效率和提升视频质量,李子柒开始请摄影师来帮拍并恢复了正常的拍摄节奏。 现在摄影师会按照她的思路帮她把素材拍好,李子柒再去剪后面的主题部分,包括调色、加字幕。 “这是我自己的作品,很多细微的地方,我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李子柒说。 “古朴”网红成长史 李子柒的视频火了之后,很多人都会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年轻人,愿意放弃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回归古朴? 1990年,李子柒在四川绵阳呱呱坠地。 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便离异,之后父亲早逝,李子柒成了孤儿,继母待她并不好。 李子柒曾在微博里提到,曾有过被继母拽著头发往水沟里按、被打的半死不活的经历。 爷爷奶奶心疼孙女,最终决定将李子柒接回家中生活。 李子柒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爷爷又离世,奶奶一人难以抚养她继续上学。 14岁时李子柒不得不辍学只身前往城市打拼,开始了长达8年的漂泊生活。 最初的生活非常辛苦,她睡过公园椅子,啃过两个月馒头。 李子柒还在饭店做过服务员,一个月工资300块。 为了获得更多收入,她去学打碟,在酒吧驻唱。 后来谈及此事时,李子柒坦言:“当时也没有说喜欢音乐,就是为了活下去,觉得它工资高。” 2012年,因为奶奶生了一次病,李子柒担心以后会后悔,抛掉所有工作回到奶奶身边。“离的近一点,我也安心一些”。 回来以后李子柒开过淘宝店,但生意却一直不上不下,勉强混口饭吃。 2015年,在弟弟的影响下,李子柒接触到短视频平台美拍。 直到2016年,看到弟弟在美拍上有了一些粉丝,抱着粉丝多可以提高淘宝生意的心态,李子柒重新走进美拍,筹备做自己的视频节目。 而之所以选择拍摄现在这种风格的视频,与她儿时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 李子柒在接受新浪会客厅采访时提到,“农村这一切自给自足的东西,对于我来说,它是耳濡目染的,知根知底的,甚至是怀着敬畏之心的。” 当后来做短视频时,她选择从最熟悉的地方入手。 起初,李子柒给自己起的话题名字叫做“四季更替,适食而食”,在美拍编辑的建议下后来才会成“古香古食”,并沿用至今。 2016年9月,一个新的机会悄然而至,这也成为李子柒在后来获得更大关注的重要推手,新浪微博开始公开寻找更多优秀短视频创作者进行资源扶持。 如文章开头所提到,刘同明为她带来了微博资源支持。 从最初拍摄视频开始,李子柒从未投放过广告。 那些广告合作投来的橄榄枝,被刘同明一一拒绝了。 刘同明说,“李子柒可遇不可求,微念要做的是自主品牌,也可以叫IP品牌,按照李子柒的品牌调性,最终会切入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可能受现代年轻女性喜欢的时尚食品”。 直到2018年8月17日,李子柒同名天猫店铺正式开业。 上线6天之后,这个当时仅有五款产品的店铺销售量破15万、销售额破千万。 一年后,李子柒旗舰店在售21款产品显示的总销量突破130万,总销售额高达7100万。 李子柒IP的背后价值,正在被快速挖掘。 李子柒背后的商业版图 李子柒从零起步,凭借一己之力收获了第一批粉丝。 但眼下的爆红和收获的名利,显然不再只是她一个人的成果。 《深网》根据天眼查搜索显示,李子柒所属的MCN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2月28日,注册资本520.08万元人民币。 根据简介显示,微念是一家通过短视频孵化KOL成为IP,并延伸到消费品牌的文娱跨消费公司。 微念的法人刘同明,知名经纪人,进入网红圈已多年。 除李子柒(微博粉丝2112万)之外,公司还拥有“kakakaoo-”(微博粉丝1309万)、“香喷喷的小烤鸡”(微博粉丝507万)、 “刘阳Cary”(微博粉丝552万)、“仲尼Johnny”(微博粉丝400万)、 “子望”(微博粉丝385万)等数十位头部KOL和多个新消费品牌,合作了不同平台的数百位KOL。 启信宝信息显示,“李子柒”这一商标的知识产权信息超过100条,申请公司均为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商品类别包括食品、服装鞋帽、染料油脂、啤酒饮料、金融物管、餐饮住宿等等。 就在今年10月30日,猫眼娱乐还与微念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基于各自在媒体矩阵方面的布局,进行头部短视频内容、虚拟偶像类帐号、明星资源、优质流量等多方面的营销及运营合作,此外,猫眼将利用平台优势,为微念旗下KOL(意见领袖)提供更多元的商业化服务。 不仅如此,微念与李子柒旗下公司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天眼查显示,李佳佳(应为李子柒原名)在2017年7月20日成立了四川子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而微念正是它的股东,持股比例51%,刘同明任监事,李佳佳持股49%。 另据资料显示,杭州微念科技有限公司背后受益股公司多达50家,其中包括绿地控股、中兴通讯、新华传媒、万科、光线传媒等等,不过通过层层持股比例很低。 在微念科技的股东中,新浪微博四个字格外抢眼。 2018年5月8日,微念科技对外宣布已完成8000万元的B轮融资,辰海资本、芒果文创、新浪微博战略直投。 此前,微念科技还在A轮中获得过华映资本和琢石资本投资。 而早在拿到新浪微博的这笔战略投资之前的2016年,微念科技就已经位列与微博的12家核心合作伙伴之一,其他还包括知名的papitube、一条、新片场、二更等。 那时微博上的合作伙伴已经有326家,其中可以统计的110家机构的整体估值为528亿。 2016年,也是微博短视频内容集中爆发的一年。 第三季度微博上平均每天发布的短视频数量达到32万个,播放量峰值达到23万亿次。 为此,微博当时计划在第二年投入10亿资源用于增加短视频的传播,并推出原创保护机制鼓励原创作者。 短视频的大爆发也让微博“卖货”成为网红们的主要盈利方式。 2016年,网红在微博平台上获得的收入高达117亿,其中电商领域的收入就占到108亿。 在当时与微博签下核心合作的12家公司中,微念科技是唯一一家短视频网红电商公司:同时具备短视频网红内容生产、网红数据分析运营、电商运营、品牌定制、全品类供应链(进口美妆、进口零食、进口保健品、中华老字号)的能力。 拥有短视频网红资源的微念科技,显然已经跑在了前面,而电商又是微博最有效的变现途径,这也是后来拿到新浪微博投资的重要原因。 从微念科技再到新浪微博,李子柒逐渐拥有了网红们翘首以盼的底牌。 用李子柒自己的话来说,她从“一个小透明,变成了对社会有那么一丢丢用的人”。 在进入大众视野和被更多人关注后,李子柒的责任感也更重了。 “想力所能及地去做更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比如说传统文化的传播,非遗文化手艺人,就想把这些老底子的东西展现给大家,让更多的人知道。”李子柒说。